糖尿病肾病(DKD)是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诱因,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则是其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核心机制。外泌体作为肾脏病理变化的重要“信使”,其内含的miRNA由RNA结合蛋白(RBPs)进行调控。RBMX作为异质核核糖核蛋白家族的成员,通过结合RNA,影响外泌体内容物的分选,但其在DKD中的具体作用仍有待进一步阐明。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RBMX对DKD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外泌体miRNA分选的调控机制,并明确其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及线粒体损伤中的角色,以期为DKD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。
研究结果显示,DKD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RBMX的高表达。通过系列实验观察到,HFD/STZ诱导的DKD小鼠肾皮质中出现了肾小管萎缩和胶原沉积,同时RBMX在这些小鼠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。进一步分析发现,RBMX的表达水平与尿白蛋白/肌酐比值显著相关,提示其在肾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。此外,在高糖条件下,HK-2细胞中RBMX及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如FN、TGFβ1的表达均显著上升,进一步证明了RBMX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联。
研究还表明,RBMX促进DKD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机制。通过在HFD/STZ小鼠中过表达Rbmx,发现肾小管及基底膜的变化加剧,尿白蛋白/肌酐比值进一步升高,指示肾损伤程度加深。同时,高糖处理导致的HK-2细胞中RBMX的过表达,进一步加剧了纤维化标志物的升高,而通过敲低RBMX则可显著缓解这一进程。
此外,本研究还揭示RBMX对线粒体损伤的影响。过表达RBMX的HK-2细胞表现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、ROS水平上升及ATP含量减少。而通过转染si-RBMX可逆转这些改变,显示RBMX在调控线粒体功能中的重要性。
通过外泌体分泌miRNA,RBMX进一步参与了线粒体损伤的调控。过表达Rbmx的小鼠中,miR-26a、miR-23c、miR-874等miRNA的表达明显降低,而这些miRNA在外泌体中的水平却显著上升。敲低RBMX后,细胞内miRNA的表达水平上升,而外泌体中的表达则下降。此结果表明RBMX通过影响这些miRNA的外泌体分选,进而影响线粒体功能和纤维化程度。
最后,RBMX去SUMO化的状态被认为是其促进外泌体miRNA分选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键因素。研究发现RBMX可以与SUMO蛋白结合,而其K80位点的去SUMO化修饰则增强了RBMX与外泌体相关蛋白的结合及miRNA的分选能力。这一机制为DK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,抑制RBMX表达或干预其去SUMO化过程,可能成为治疗DKD的新策略。
综上所述,本研究证实RBMX在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,并揭示了其与miRNA分选的关系,为将来基于尊龙凯时开展有关DKD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。